回到主页

成功案例|我司代理商标异议案件成功获准注册,代理意见全盘采纳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结的商标异议案中,大连连某著名食品企业遭遇遇外地山企业发起的跨地域商标权属争议。面对"商品类似、商标近似、恶意摹仿"三重指控,大连恒丰商标事务所精准构建"法律适用+证据对抗+历史溯源"立体防御体系,最终促使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准予商标注册决定,为东北食品企业守住核心品牌资产。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一、异议焦点精准拆解:分类表适用与商品实质区分

本案核心争议围绕《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的适用尺度展开。在商标初审公告阶段,异议方主张双方同属第29类食品领域,试图以"行业关联性"突破分类保护边界。商标代理人通过商品功能属性深度剖析,揭示肉制品与干货腌菜的本质差异,并且进一步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论证"销售渠道重叠≠商品功能等同"的裁判要旨,将2901与2905类商品的法律隔离论证得严密周延。

二、证据攻防体系构建:三阶递进破除认知壁垒

针对异议方抛出的"广东省著名商标"证据,商标代理人实施阶梯式拆解策略。第一阶直指法律效力,援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17]152号文件,强调著名商标制度已随地方性法规废止失去法律支撑;第二阶破解地域辐射,结合辽宁与广东企业的地理距离(直线距离2300公里)、市场重叠度(出口vs内销)数据,论证知名度无法跨区域覆盖;第三阶锁定证据时效,指出异议方提供的2012年认定证书已失效超十年,且近五年无持续使用证据补充。这种"法律效力-地域限制-时间维度"的三维打击,彻底瓦解对方权利主张基础。

三、品牌历史脉络重构:24年布局印证注册正当性

为驳斥"恶意摹仿"的主观要件指控,商标代理人创造性重构企业商标沿革图谱。通过调取1999年首枚图形商标注册档案、2001年文字商标使用记录、2015年品牌升级文件等23份历史证据,系统展现商标从地域品牌到全国布局的演化路径。尤为关键的是,商标代理人梳理出客户在2018-2023年间针对肉制品品类连续申请5件防御商标的注册记录,印证本案申请属品牌体系自然延伸。这种将个案置于企业发展史中的论证方式,获得审查机关"注册具有延续性"的积极评价。

四、专业价值行业启示:食品企业商标布局三重防线

本案胜诉为食品加工行业商标保护提供战略范本:技术隔离线——严格遵循分类表进行商品群组区分,防止跨类争议;证据防火墙——建立年度商标使用档案库,保存销售合同、质检报告等连续性证据;历史护城河——实施"基础注册+防御注册+联合注册"的商标矩阵布局。大连恒丰商标事务所正在将此类实战经验转化为"商标健康诊断系统",通过智能监测模块预警45个商品类似风险点,帮助企业提前6-12个月规避法律风险。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决定书中全盘采纳代理意见,不仅认定双方商品不构成类似,更从法律层面确认三大核心原则:分类表适用刚性不容突破、地方著名商标认定不具法律效力、历史商标布局构成正当权利基础。这一胜诉不仅为客户保住核心商标,更确立跨类别商标争议的裁判标杆——商标近似的认定必须严格遵循商品功能属性的实质区分,不能以模糊的"行业关联性"扩大保护范围。

专业商标代理机构——大连恒丰商标事务所(www.dlhengfeng.com)